欢迎您使用内部管理系统

北京大学MPA教育中心是北京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PA)教育主办单位。负责北京大学MPA的招生和教育,进行MPA教育的国际国内合作,主要为政府机关和非盈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高级公共管理人才。

教师登陆

 

学生登陆

 



大数据与政府治理创新——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于施洋主任发表演讲

来源:; 发表时间:2018-11-26;点击:

      2018年11月24日晚,应政府管理学院MPA教育中心邀请,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于施洋主任在我院邱德拔报告厅以“大数据与政府治理创新”为主题发表演讲。讲座学院黄璜副教授主持。

      于施洋主任现任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兼任国家信息中心数字中国研究院院长、国家发展改革委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执行副主任,主要从事大数据决策支持及政府管理创新、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主持编写并出版了《“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6-2018)》《大数据看改革开放新时代》等多部大数据研究报告。

 

 

      于施洋主任指出,大致从2010年开始,全人类的大数据开始进入到大爆炸的增长阶段,“算力”将成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大数据还使得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进入到“数据密集型科学”范式阶段。与此同时,大数据也对政府的治理能力发出了挑战,政府统计数据的滞后性迫切要求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宏观经济监测预测指标体系。

      于施洋主任认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变化正在从管理向协同治理转变,大数据有助于政府改善公共服务的供给,如公共交通服务等。他为同学们介绍了美国一些大数据公司的做法,指出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应当采用新工具和新思维,如组建新型工作平台。在提到大数据与重大政策评价时,他认为做大数据工作需要有大视野,不能限定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

      于施洋主任从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层面对大数据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他提出,价值观是大数据分析的核心,应当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大数据发展观。大数据方法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动态本体、属性关联、时空展现。动态本体指的是法人和自然人这两类主体,属性关联是指构建以宏观运行微观化为导向的产业模型,时空展现指的是区域时空关联网络衍变。“智慧发改”的总体框架正是基于这一方法论来搭建的。

      黄璜副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精彩的总结评议,现场师生积极提问,与主讲人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现场气氛十分热烈。